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【新聞稿】多元共榮-歡喜結盟 桃園市啟動都會區原民課程共學讓原民文化瑰寶永續傳承

  • 發布單位:國小教育科
  • 聯絡人:劉勝國候用校長
  • 聯絡人電話:03-3322101分機7418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教育局

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為增進全體學生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、欣賞與尊重,並促進原住民族學生的族群自我認同,召集桃園市都會區原住民學生人數達100人以上或達學生總數1/3以上12所國民小學共同參與,並於110年7月成立「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」,由福源國小擔任盟主學校。群策群力,歡喜結盟,一起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特色課程,讓原民孩子更認識自己,也讓非原民孩子發現原民文化的美好價值,實踐「全民原教」目標。
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已達到7萬8,930人,成為全國第二多原住民族人口的縣市。市府教育局相當重視原住民族教育的發展,結合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的各項資源,由策略聯盟學校分別選定一項「原住民族校本特色課程」為發展主軸,作爲110學年度的執行重點工作,如:福源國小「卑南族飲食文化」、百吉國小「泰雅族祭典樂舞文化」、大溪國小「泰雅族飲食文化」、田心國小「泰雅族狩獵文化」、瑞豐國小「賽德克族飲食、舞蹈、工藝、繪畫文化」、仁善國小「阿美族家屋文化」、武漢國小「排灣族衣飾文化」、大勇國小「阿美族手作課程」、華勛國小「卑南族的花環特色文化」、東安國小「泰雅族織布文化」、幸福國小「阿美族歌舞文化」、龜山國小「阿美族野菜文化」等。
福源國小位於龜山與鶯歌交界處,原住民學生有38人,各族群學生皆有。本學年規劃以「卑南族飲食文化」為課程主軸,規劃了社團活動、假日體驗營,透過沉浸式活動學習卑南族飲食製作、卑南族的建築、慶典活動、舞蹈、少年祭、服飾體驗,陶藝製作等。學生在多采多姿,生動活潑的課程中快樂的學習,也深入了解卑南族的傳統文化。在找回自我原住民族認同的同時,也激勵自己的信心,激發學習動力。因為課程的推展也讓學生學習了不同族群的文化,尊重各種文化差異、開拓學生視野,提升自我意識。
仁善國小「原來如此~阿美族傳統家屋」主題課程是由實物情境佈置開展,藉由編製傳統竹屋模型公開展示,讓學童看得到、摸得到、感受得到阿美族家屋的構造與組成,彷彿置身於故鄉傳統生活情境當中。也親眼見證原住民族運用智慧,巧用自然素材製作水筒、箭筒等生活器具。再由五年級學生結合運用科技能力蒐集資料,繪製阿美族傳統家屋概念地圖,讓其感受傳統家屋作為生命起始點的文化意涵。另一方面「原音傳動~阿美族樂舞」社團,讓學生透過學習阿美族歌舞,進一步體認阿美族歌舞發展與生活的聯結,並且也許下願望,相望能將阿美族歌謠舞蹈之美展現到更多人的面前,甚至是世界的舞臺上。
百吉國小「泰雅族祭典樂舞文化」從基本的傳統祭典與舞步介紹到細節教唱泰雅舞蹈及服裝的認識,讓孩子更沈浸於莊嚴的祭典禮儀和活潑生動的歌謠文化氛圍中。透過祭典禮儀讓學生學習到對於上蒼、祖靈、土地的尊敬,以及與大自然萬物和平共存的真義。而在多次的演出機會中學習到泰雅族歌謠與舞蹈之美,大幅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展現穩健的台風,更激發了在各科領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。連非原住民的學生也因此更了解泰雅文化,也樂於分享泰雅的美,這也是課程帶來的族群融合、多元共榮的效果,讓學生能彼此尊重、包容與了解。
福源國小卑南族族語教師,同時也是「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協會理事長」林純女老師表示,成立「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」後,各校有不同課程主軸,可以讓原住民族學生接觸不同族群多元文化課程,深入瞭解原住民族文化精隨,建構自我認同價值。例如在校園內建構卑南族傳統建築場域:獵寮、工寮、瞭望台等,就是讓學生能近距離接觸與體驗傳統文化與生活場域,更重要的是能理解與聯結自己的母文化。同時透過策略聯盟,各校彼此交流,讓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下去。
教育局林明裕局長表示,在關懷、活化、均享與翻轉的教育新思維下,於原住民族教育既有發展基礎上,強化本市都會區各級學校原住民族教育。期望透過推展原住民族部落傳統自然知識、文化、環境生態等民族教育課程,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樂於親近原住民族文化。讓學生能在社會與各族群良好互動,並欣賞多元文化之美,具備面對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,涵養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時,札根學生基本學力。

發稿單位:桃園市政府教育局
聯絡人:
福源國小 校 長 伍賢龍(03)3297276轉110
國小教育科 科 長 沈可點(03)3322101轉7415
國小教育科 專 員 陳麗如(03)3322101轉7417
國小教育科 股 長 李昀柔(03)3322101轉7416
國小教育科 候用校長 劉勝國(03)3322101轉7418